找到相关内容773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刘碑寺造像碑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刘碑寺造像碑   摘要:刘碑寺造像碑,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造像碑,清代金石著录对其多有介绍,但仅限于造像铭文,其精美的造像未有著录和专文介绍,不被世人关注。本文主要对刘碑寺造像碑的现状、造像内容进行详细介绍,并对造像题材、风格以及艺术成就进行探索研究。   关键词:刘碑寺 造像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64693556.html
  •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

    净土之状况,在《阿弥陀经》等净土经典中有详细的解说,例如该国中居住者以具有极高品德的声闻和菩萨为主,国中的讲堂、精舍、宫殿、楼观、宝树、宝池等均以七宝装饰,微妙严净,庄严无比。各种饮食随意而至,自然演出...

    文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593661.html
  • 唐代南海交通与佛教交流

    佛教经典。这对丰富中国的文化,对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,都作出有益的贡献。尤为可贵的是有的佛教徒留下了记述求法时所见所闻的著作,比起正史或笔记一类著作,叙述更加详细,材料更为可靠。[18]当时成就较大的...

    李庆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793668.html
  • 长安佛教文化与鸠摩罗什的佛经文学译介研究

    《浮屠经》。”对此《三国志.魏志.东夷传》注引记载更为详细:  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,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《浮屠经》。曰复立者,其人也。《浮屠》所载临蒲塞、桑门、伯闻、疏问、白疏问、比丘、...

    李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4.html
  • 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:历史、理论与方法

    心理学家弗卢努瓦。他最初学神学,后来改学医学。他对日内瓦的巫师进行了详细研究,最有名的是有关“史密斯”8的研究。荣格曾说,是弗卢努瓦和詹姆士帮他懂得了个人生活中的心理障碍。弗卢努瓦特别有名的是提出了两个...

    陈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3793785.html
  • 名僧与山水的对话——试论慧远对山水诗的影响

    庐山记》一文,详细叙述庐山主要风景点的特色以及相关的传说。《晋诗》卷二十收录《庐山诸道人的游石门诗并序》及《庐山东林杂诗》一首,其余尚有同游者的奉和诗数首。兹以《庐山东林杂诗》为例观慧远山水诗的风格: ...

    游芳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3893789.html
  • 试论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初传

    是以如来的果得——佛号和佛功德为主的经典,是《华严经》中部分内容的古称。[3]在此,印顺对《兜沙经》的内容也作了详细研究,认为是《如来名号品》第七的略译,及《光明觉品》第九的序起部分,这与多数学者的观点...

    王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6553093951.html
  • 虚云和尚在一九一二——《虚云和尚年谱长编》编辑尝试

    ,目文从略:(一)纲文记事已足以说明问题者;(二)活动仅知行踪,缺乏详细资料者;(三)简短函电、开示;(四)重要著作出版(出版过程注中说明)。   六、在正文中依日期纪录国内外大事。   七、纲...

    叶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6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的规约思想对现代僧团建设的指导意义

    ,佛教典籍中有详细规定。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会议法,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和贡献。[[12]]   僧团羯磨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精神,首先它要求不能别众,也就是说行羯磨法决定事情时,所有界内比丘...

    牛延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099.html
  •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

    设斋招待。席间蒋公详细问法,条列唯物唯心的哲理、神与基督之理,虚云以《答蒋公问法书》答之,认为:佛教是积极的,而非迷信,有裨于中国之学术思想;佛教者,实今日周旋国际,趋进大同之惟一大教也[[20]]。...

    胡孝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101.html